养贤中心初级中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08|回复: 5

王宏星老师集体备课《梦回繁华》(初稿)

[复制链接]

6

主题

3

回帖

8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3
发表于 2024-1-2 1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写法。

3.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领略这一国宝级画作的美,培养我们鉴赏,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了解本课基本信息

1.明确活动内容:我们开始梦回繁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将在这一课进行三个活动:批注、创写、品析。(屏显)

    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了解说明方法运用,体会说明语言特点。(屏显)

    3.明确本文特点:

事物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自读课文。(屏显)

    4.介绍清明上河图(屏显)

      宋徽宗时代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的市井风俗画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北宋开封的城市生活面貌,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故宫百宝”之首。

5.介绍作者(屏显)

毛宁,浙江舟山人,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6.补充有关内容(屏显)

    (1)梦回繁华:从北宋遗民的角度看,《清明上河图》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2)清明上河:清明时节到河上去的意思。



    二、落实基础知识

    1.字音

  教师PPT出示需要读准的字音,生齐读,教师强调。



      汴梁  田畴  轿乘  漕运  枢纽  舳舻  寺观  衣冠  遒劲  沉檀

摩肩接踵  长而不冗



      2.词义

  教师PPT出示需要理解的词义,生齐读,教师强调。

      (1)工:善于,如“工舟车、人物”;工笔,如“兼工带写的手法”。

      (2)春寒料峭:形容早春的寒意。料峭:初春的微寒。

     (3)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踵,脚后跟。

      (4)遒劲:熊健有力。



      3.短语

  教师PPT出示需要熟读的短语,生齐读,教师强调:理解课文词语是理解本文的前提。

      4.其他相关知识

   教师PPT出示,朗读112页注释7,朗读注释13;114页,朗读注释1,朗读注释2。



      三、自读活动一:课文段意批注

      1.教师打出第一至三段段意,请学生概括第四、五段段意。

      屏显:

      第一段:介绍历史背景和说明对象。

      第二段:简介作者以及作品的意蕴。

      第三段:概说规格、内容以及特色。

      第四段:

      第五段:



      2.学生阅读课文,作概括批注,展示后教师明确:

      第四段:描述说明作品的画面细节。

      第五段:点示绘画艺术和历史价值。



      3.教师明确:从段落来看,条理分明,细腻具体,逻辑顺序;重点突出。(屏显)



      四、自读活动二:创写事物简介

  

   1.布置任务:利用课文内容,写一段百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清明上河图》。(屏显)

      注意下面内容:作者;规格;手法;内容;评价(屏显)



      2.教师示例:《清明上河图》,千古名作,北宋张择端作。(屏显)



      3.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写作后展示,教师点评并打出示例:

      《清明上河图》,千古名作,北宋张择端作。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用兼工带写的手法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师明确:任何课文都可以用来微写,这样可以提升我们在语言运用和素养。



      五、自读活动三:重点段落品析

      1.教师明确要求:简说文中第四段写得好的一至三条理由。(屏显)

      2.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品析后展示。

      3.教师指导后明确这段文字写得好的理由:

层次顺序明晰,关键词句简明;

四字短语丰美,画面描摹生动;

说明方法多样,突显繁华特点;

语言优美简洁,内容容量丰富。



      教师小结:浏览作品全文,细读重点段落,品味语言特色,感受写作艺术。(屏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

回帖

8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6: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师本节课设计巧妙,板块式结构,条理清晰,问题设置妥帖。整节课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积累,强调了读的特点,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的基本特点。设置的很好!我认为,作为一节课的内容有点多,若简洁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5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6
发表于 2024-1-3 0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丙齐 于 2024-1-3 12:59 编辑

王老师本节课教学设计,能紧紧围绕新课标关于说明文阅读的要求,能立足于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实际水平,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回帖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4-1-3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自读课文出发,设计三个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重点,破解难点,以四字整句改写文章是一大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回帖

117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75
发表于 2024-1-3 15: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课,立足学情,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从题解、注音、词语等方面进行预习的检查,特别提醒学生关注“注释”——语文学习就在于积累。
本节课,能结合单元要求,精心设计“自读”活动。根据自读课文教学要求,按“概括、创写、品析、自主”等环节依次展开,转换自然,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围绕所提问题进行研讨,把自主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回帖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24-1-8 1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重基础,内容补充很有必要,利用课文内容习作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