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贤中心初级中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26|回复: 0

张华老师集体备课 初稿+过程+定稿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回帖

1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1
发表于 2024-1-7 2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初稿)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组别
体艺组
地点
会议室
主备人
张华
  
新授课
课题
《管理我的资料》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磁盘、盘符和文件存储位置,查找、查看文件,了解文件属性。
  
2、新建文件夹,通过复制、移动、删除和还原文件实现电子资料的分类管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查看计算机内的信息、组织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及文件命名的操作;
  
2、通过展示“目录树”的图例,引导学生观看和了解windows下文件放置的方式,体验windows组织、管理文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②文件组织管理的方式;文件复制和移动的区别及其操作。  
  
2、教学难点:
  
①文件夹的命名及使用规则。
  
②文件标识符及路径。
  
三、课前准备:1相关素材 2、计算机教室教学环境检查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windows 的基本操作,学会了桌面上常用图标的使用。部分学生在课余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往往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同时他们对如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文件资料,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学生课余较少使用电脑,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没有什么基础,致使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 2、任务驱动法3、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
同学们经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对windows 操作系统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windows 中有关文件管理方面的功能。
认真听讲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
文件的概念
1、  认识磁盘
  
2、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3、  分组浏览文件
上机练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为概念的讲解打下基础
4、  了解文件属性
  
5、  文件盘符和路径
  
6、  文件大小的表示
听老师讲解,并总结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文件文件夹命名规则
老师提问并讲解:
  
文件夹和文件命名的方法和要求:
  
文件名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扩展名放在文件主名的后面,中间用“· ”分隔,扩展名一般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型。
  
学生听老师讲解在书上做好标记和记录。
让学生知道文件名的组成及扩展名的作用。
新建文件夹和文件并重命名
老师演示、讲解,并引导学生如何新建和重命名。
操作练习:完成练习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班级+姓名”
  
  
强化相关的操作,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文件的复制与移 动
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文件的复制与移动的操作,请同学们先来完成练习复制移动文件夹操作
  
(老师巡堂指导,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学生边操作,老师边讲解,并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复制文件和移动文件的差别?(比较原有位置有没有此文件)
  
2、操作方法?(菜单、右键快捷菜单、快捷键、鼠标拖曳等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学生可通过阅读书本、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
  
  
  
  
  
  
  
示范操作:请个别学生展示他们的操作过程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和还原的使 用
问:如何把一些没有保留价值的文件或文件夹像垃圾一样从磁盘中清除掉?(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老师示范操作的过程)
  
强调:“回收站”的作用、特点
  
用于保存被用户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或快捷方式。
  
思考问题,并观看老师的示范操作
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操作,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的内容。
老师巡堂指导
学生操作练习整个文件管理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文件夹组织管理方面的操作,希望同学们在平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自己机器里的文件整理好,这样使用起来才会更方便。



      课(过程)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组别
体艺
地点
会议室
主备人
张华
  
新授
课题
管理我的资料
参加人
倪庆东 张蕾 尚志明 吴敏 张萌春 朱传文 陈昌来
召集人
倪庆东
张华说课: 信息技术教学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我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并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用到质疑、讨论法。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windows 的基本操作,学会了桌面上常用图标的使用。部分学生在课余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往往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同时他们对如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文件资料,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学生课余较少使用电脑,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没有什么基础,致使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
  
倪庆东老师: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学”为主,对知识点能够做到强化记忆,掌握牢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有前松后紧的感觉。
  
  
  
尚志明老师:一部分学生课余较少使用电脑,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没有什么基础,致使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
  
  
张蕾老师:提问的方式要新颖,每节课及时总结掌握牢固。但有急于求成心理,速度可放慢些,设计内容稍多,用时紧张,落实不很到位。应注意形似字的区分。
  

  吴敏老师:补充的课外内容多,课容量大,基础知识教学扎实。
  

  朱传文老师:思路清楚,但老师讲的还是多了些,如作者介绍可少讲,前边用时较长。
  

  张万宏老师: 给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求不够明确,比如: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由于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复述要求,处理的不够灵活、不够深入,显得有些浮于表面。  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课(定稿)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组别
体艺
地点
会议室
主备人
张华
  
新授课
课题
管理我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
同学们经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对windows 操作系统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windows 中有关文件管理方面的功能。
认真听讲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
文件的概念
7、  认识磁盘
  
8、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9、  分组浏览文件
上机练习:
  
练习一:分组浏览文件夹和文件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为概念的讲解打下基础,同时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基础。
10、               了解文件属性
  
11、               文件盘符和路径
  
12、               文件大小的表示
听老师讲解,并总结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文件文件夹命名规则
老师提问并讲解:
  
文件夹和文件命名的方法和要求:
  
文件夹和文件的名称最多可以用255个字符,也可以使用汉字。但是不包括以下字符:? - : 、 “ * 《 》等。
  
文件名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扩展名放在文件主名的后面,中间用“· ”分隔,扩展名一般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型。
  
学生听老师讲解在书上做好标记和记录。
让学生知道文件名的组成及扩展名的作用。
新建文件夹和文件并重命名
老师演示、讲解,并引导学生如何新建和重命名。
操作练习:完成练习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班级+姓名”
  
  
示范操作:请个别学生展示他们的操作过程
强化相关的操作,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文件的复制与移 动
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文件的复制与移动的操作,请同学们先来完成练习复制移动文件夹操作
  
(老师巡堂指导,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学生边操作,老师边讲解,并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复制文件和移动文件的差别?(比较原有位置有没有此文件)
  
2、操作方法?(菜单、右键快捷菜单、快捷键、鼠标拖曳等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强调: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文件的复制、移动是一样的。
  
拓展:文件夹结构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定、复制及移动
学生可通过阅读书本、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
  
  
  
  
  
  
  
示范操作:请个别学生展示他们的操作过程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示范操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老师更容易从中发现问题。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和还原的使 用
问:如何把一些没有保留价值的文件或文件夹像垃圾一样从磁盘中清除掉?(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老师示范操作的过程)
  
强调:“回收站”的作用、特点
  
用于保存被用户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或快捷方式。
  
(老师示范“还原”及“清空”的操作)
思考问题,并观看老师的示范操作
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操作,可以较快地掌握相关的内容。
老师巡堂指导
学生操作练习整个文件管理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文件夹组织管理方面的操作,希望同学们在平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自己机器里的文件整理好,这样使用起来才会更方便。
      课(反思)
  
科目
  
信息技术组
年级
组别
信息技术
地点
会议室
主备人
张华
课  型
新授课
课题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异常强烈,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创造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忽视学生对某些问题所产生的兴趣,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厌烦情绪,不仅不会使学生在要学、乐学的积极、主动地探索下求知,反而会让学生失去主体性探究的主观意识和求异、创新的思维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注重从兴趣入手,适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体措施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学得开心而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而顺利,如此便能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长期以来之所以大力提倡和采劝任务驱动法”,就是因为它的很多学习内容都可以化解为一个个具体而有趣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并不难实现,以此导入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欲望即直接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学习在电脑中新建文件夹,我们可以用中文名称命名(如学生姓名),学生就十分感兴趣,通过学习还能消除他们对电脑中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英文文件夹的神秘感与畏惧感。又如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等诸多学习内容,老师都可以事先展示准备好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垂涎”一番,进而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实现他们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